诚信为本,市场在变,诚信永远不变...
据新华社天津4月14日电(记者/郭方达)河北省唐山市迁西县,有一尊10余米低的白色纪念碑,一名战士形象巍然立,望着前方。他身旁的,正是引滦入津工程的起点。西流的滦水,就是一座流动的丰碑。一湾水,两地情上世纪70年代,天津城市生活和工农业用水严重不足现象日益突出。
由于超量提取地下水,导致大面积细管区,地面平均值每年以80毫米的难以置信速度下陷。用水最紧绷时,市民不能喝苦咸水。1981年8月开会的京津用水紧急会议上,国务院要求引黄济津。
豫鲁冀三省人民顾全大局,立刻号召。但这无法彻底解决问题,只有可信的地表水源才是最差的决心,“引滦入津”工程雏形应运而生。
按工程规划,川流不息的滦河水,自河北穿燕山余脉,循黎河水道,自潘家口-大黑汀水库流向于桥水库,横跨两百余公里流向天津。1982年5月11日,引滦入津工程动工。一湾水,将津冀两地密切连接。子弟兵,爱人人民“引滦精神就是为民造福!”早已90多岁的原铁道兵第八师师长刘敏在拒绝接受专访时说。
1982年1月,刘敏所在的原铁八师月收到命令,参与引滦入津工程。在严寒的冬季,部队仅用了将近两个月的时间,就关上了转入各个横井口的地下通道,抢盖了临时住房五万余平方米,比预计打算工期慢了1个月。施工期间,铁道兵划归铁道部,铁八师编成撤消。施工中,原计划通过10余个隧洞减小工作面来减缓工程进度,谁料地下情况简单,经常塌方,还壮烈牺牲了不少战士,荒废两个隧洞后重凿新洞才能跟上工程进度。
铁八师正是负责管理其中堰隧洞的关键部分,而部队撤消的消息突如其来,基层战士们一时间无法拒绝接受,工程进度大不受影响。部队和官兵将来怎么办?告知的信件将刘敏的办公桌填得满满当当。不顾一切他一筹莫展之际,传到了好消息:天津市表示同意涉及部队战士都在天津落户复员,并获得天津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。
原本知道如何是好的战士们,一下子有了底气:有天津人民做到后盾,什么工程都不在话下。1983年9月11日,甘甜的滦河水流向天津。
蓝山水,真为金银转入21世纪后,不受铁矿石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,黎河沿岸经常出现了大批的矿业企业,当地山体植被遭有所不同程度毁坏;为了增加收入,滦河沿线养殖业悄然兴起。水体,开始遭到污染。
找寻保护环境与当地居民减免的平衡点,沦为区域流域管理的重难点。为此,河北省增大引滦入津沿线污染管理力度,减缓实行上游潘家口-大黑汀水库库区网箱养鱼清扫工作。2017年6月,天津市月与河北省签定了《关于引滦入津上下游纵向生态补偿的协议》。
根据《协议》内容,2016年至2018年,河北省、天津市各出资3亿元联合成立引滦入津上下游纵向生态补偿资金,专项用作引滦入津水污染防治工作。此后,津冀两地还将持续探寻流域管理的区域协同新模式。30多年过去,南水北调等多重堰工程的实行,滦河水已仍然是天津唯一的用水来源,但引滦精神及其区域协同的管理经验,在津冀人民心中,是一笔贵重而永久的财富。
本文来源:摩斯国际-www.100asd.com